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校长也会有一千种对待教育的憧憬。

我一直这样对老师、家长和孩子说,凡事不要太过功利,人生就是一个淡定而从容的过程。

教育也一样,它就是一份坚守,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守得一寸之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教育就是一种成全,成全学生的未来,成全自己的人生;教育就是一类审美,发现学生之美,发现自身之美,发现师生情谊之美,发现身边的美丽风景;教育就是一场修炼,修诚心结善缘,升华生命;教育就是一朝相遇和陪伴,用初始之本真对待他人,用初始之热情对待工作,在相遇与陪伴中给予他人和自己以幸福的愿景;教育就是一次旅行,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小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让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充满挚爱和深情。

教育应该是美好的、智慧的,是从心所欲而不愈矩的。它展现的不应是僵化的说教,而应是深情地唤醒,它承载的不应是冰冷的思想,而应是温暖的人心。

愿我们学校的孩子少一些世故,多一份童真;愿我们身边的老师少一些倦怠,多一份热情;愿我们的家长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清醒;愿我们的校园少一些戾气,多一份温馨。

我希望我们大工附校培养的孩子,未来不仅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也能成为一个挺立的、大写的——人。

—— 王 东

菩提十书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9-26     点击:[]    

        小编的话:林清玄,台湾文学大师,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其文字被称为“世纪之交最清明的文章,人世之间最美妙的声音”。“菩提十书”是其最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对人世的思考,有对生活的深层探索,有对生命的崇高敬畏。

菩提十书(10册,林清玄人生美文,参悟人生,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作  者:林清玄 著

         出版时间:2012-9-1   

         内容简介

        “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
     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
     四十五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当年录音磁带总销量达三百二十多万盘,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
     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中学生优秀读物。
     三十多年来,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

    媒体评论

        林清玄出版过一百多本书,曾创造连续3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林清玄说:“我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我的散文都围绕这个主题,但是我深知人生的不完美,所以才不断努力。有人说我的文章酸腐或苍白,我不会太介意,我知道我自己的创作是饱满的,无论情感还是行文。”几十年来,林清玄笔耕不辍,仍然坚持每天早晨写3000字,每月给年轻人演讲,是值得学习的文化楷模。
 ——《新京报》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林清玄不仅是一位作家,他的境遇也比较特殊,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独特的体会、感悟。
——《北京青年报》

         现在的林清玄,写作、读书、与家人散步、教孩子泡茶,偶尔出来演讲,他是一个称职的讲演者,轻松,幽默,一些道理放在他自己人生的小故事里面,总会给人带去启发。
——《成都日报》

         现在的人们有时太过于急躁,只顾追求眼前的名利,其实仔细想一想,同样的时间,与其读浅薄的书,不如花时间在一些有内涵的书上,林清玄的书值得一读。
——《燕赵晚报》

         林清玄的文字清新自然,有着较多的普通人的浪漫情怀在里面。平易中得到感动和感染。他能把自己对美学的认知和佛教哲学相结合,然后在散文创作中游刃有余地发挥。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
 ——《甘肃日报》

         从容正是林清玄所始终秉持的人生态度。他有一种观点:人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为了追求自身的价值,不得不去过一种匆忙的生活,然而当你的生活完全被紧急的事物所占据,那你的人生就没有了价值。
——《上海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