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入职理工附校已有半年有余,除了熟悉的英语教师身份,自己当上了最小又最大的主任,班主任。我想把那些和42个孩子相识的时光和感动一一记录,即使微小如苔花,依然绽放着灿烂与光华,照亮我前行的脚步。

九月班级初建,孩子们也懵懵懂懂地从小学过渡到了初中,面对即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很多孩子表现出了不适应,包括如何学习,如何融入新集体,如何利用时间等,这一个月也是最忙的一个月,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初中的规则,并且学会合作是重中之重。首先,通过“五个一”(一张问卷调查表,一份责任认领书,一封信,一支糖,一支笔)来进行我和学生的互相了解。我要快速了解孩子们的姓名长相爱好特长等,孩子们也快速了解初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其次,组建班级的班委,制定班级的基本规则,确定小组评比,月度人物评比与和美团队评比等重要制度,让班级快速走向正轨,并逐步正规。班级不仅仅是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每个人成长的平台,比如小组评比制度,其实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小组,也都有评比,但是我们班的评比制度和积分表是经过孩子们深思熟虑并逐步改进,扎扎实实做的,真真正正发挥功效的,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出特色,坚持下去,孩子们也就成长了。
十月份,班级组建完成后,各项职能该发挥功效了,并要首先出现一批同学带领班级往积极正能量的方向走,第一批月度人物与和美团队的评选很关键,在我的提名和同学们的民主投票下,选出了九月份的月度人物和和美团队,并为他们召开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同时,十月份惯例是学校的运动会和足球比赛,通过我对孩子们的观察,觉得体育人才应该很多,运动是最能激发人的激情,增加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事情,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孩子们团结拼搏,果然孩子们不负所望,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班级的精神力也组建起来了。
十一月份,班级刚在形式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组建起来,又面对了疫情居家学习的新挑战,但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都非常给力,学习并没有受多大影响,反而有意外的新收获。首先要是班委和小组长们,线上授课后要有线上授课的评比办法和方式,我召开了线上的班委会,并提出了这个想法,他们立刻把这个想法贯彻并执行下去,还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办法,这种能力终身受益。其次,为了孩子们有真实的学习感,我和班委,组长们分别在不同层面坚持日目标,日总结,周目标,周总结,在这种不断强化下,孩子们的线上学习体验感,小组荣誉感不降反增,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孩子们在家学习期间最多的就是时间,这些空余的时间干什么呢,如果利用不好就变成在网上聊天,消磨时间了,所以又进行线上接龙和打卡,帮助孩子们充分充实地利用业余时间,并且也能清晰地看到其他孩子在干什么,这种同伴之间积极的影响和带动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很重要,这种形式也一直延续到线下上课。
十二月份回到学校已经临近期末,期末学习任务繁重,但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提高很多。在学校孩子们都争着做作业进行接龙,很多孩子在学校就能完成大部分作业,这样可以多出很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提高,这也是初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的成就感,在期末阶段,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以英语学科为例,所有的作业,听写,小练都以分数展现给学生们,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过优秀,孩子们有信心了才会有动力,学起来就会越来越起劲。
这一学期以来,发现孩子们有以下几点转变。从懵懂变秒懂,和孩子们之间更有默契了。刚开学的时候老师让做一项任务可能会重复很多遍,现在很多时候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孩子们就知道要做什么了。并且时间观念都有所增强,举一个例子,刚开学的时候,一个孩子自习课不写作业,我问他为什么不写呢?他说作业不就是回家做的吗?就是很松散,很放松,没有要抓紧时间学习的这种意识。经过一个学期榜样引领,接龙积分等方式,班级比超赶帮的氛围浓厚,最直接的体现是班级里尖子生越来越多,这就是互相作用,积极影响的结果。第三个转变是从无序到活泼。我班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动,其实好动是把双刃剑,好的方面是聪明,思维活跃,氛围轻松,不好的方面是会造成无序,矛盾,好在孩子们内心都很善良可爱,但慢慢的我希望可以从活泼再变得成熟稳重一些。
虽然孩子们都成长很快,但还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地方。第一点是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的节奏。孩子的生理年龄和智力上已经是初中水平了,但心理年龄还没跟上。在班级我跟他们开玩笑说,除了给你们传道受业解惑还得解决你们的情感纠葛,像小学生一样来找老师告小状,还有好多孩子经常丢三落四,有些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有些孩子满足于写完作业就行,这些都是心理上还没有达到初中水平的表现。对于这些孩子我的建议都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情,同时也告诉家长要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尤其是男生,家里的重活累活粗活多交给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责任感比学习好要重要。第二点是部分学生缺乏意志力,害怕吃苦,害怕挫折。学习是个持久战,并且学习是非常枯燥乏味辛苦的事情,只有能耐得住寂寞,意志力坚毅最终才能取得成功,否则靠聪明取得的成绩终究是短暂的,不稳定的。第三点是个性过强,缺少规则感和同理心。有个性是件好事,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但如果个性超出规则的限制,那么就会坏事。大到学校的规则,小到值日的规则,作为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把自己的标准凌驾于公认标准之上,比如居家学习期间,部分孩子认为在家做眼操没什么用,或者想这个期间做点别的不好吗,就无视规则,关闭摄像头或不做眼操了,这就是缺乏规则感的一个体现。其实对孩子想法和行为的引导和改变是很难的,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但还是要做,去给孩子们划定底线,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原则性的问题,并且不能改变和动摇,久而久之就会有规则感和约束感了。
我与孩子们的磨合和成长还在继续,但我们坚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待四十二棵生机勃勃的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时,将会是一片浓荫,让我们秉承“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使命,一起向未来。
读了姜竹老师《班级管理小记》后很有收获,感到做一个班主任非常不容易,要采用很多适合孩子年龄和认知的办法来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工附曾经和现在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
曾有家长反映有班主任要求作业打卡太麻烦、各项活动形式主义等等。我作为家长也时常不理解老师的一些要求和做法,今天看到姜竹老师的文章才明白班主任的要求背后往往是有深意的。附校的家长大多是高知人员,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小学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父母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替代的,孩子的成长成才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携手。
术业有专攻,请充分相信这些多年如一日专注于基础教育、致力于孩子成长、忘我于人才培养的辛勤园丁们,多一分理解、多一份认同、多一份支持,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亲近、尊敬并配合自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灼灼然,幸福绽放;欣欣然,快乐成长!
田晓明
姜竹老师:
很荣幸以这种方式走近你,走近你的班级!来到学校半年多以来,只是看见你每天早早地来,不事张扬地做着自己的一份事儿,却很少有机会品读你和你的班,看到这个管理小记,也让我看到了你静悄悄的努力和活泼泼的创造!
你有很多我赞同并可以称得上是教育智慧的班级管理办法,非常有效地衔接了中小学,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小朋友熔铸成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使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懂得规则,认识自己,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强健着那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四个支柱”。
我也非常喜欢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的说法,这句话是先生在谈国际关系的时候说的,你把它作为你的教育信念,我非常认同。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一模一样的部件,而是成就“各美其美”的鲜活生命,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让我们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赵欣欣
[关于姜竹]
姜竹老师对我说:
Hello, everyone! I'm Ms.Jiang.对啦,我是一名新加入到工附大家庭的英语老师。传说中的英语老师是不是这样?一周七天衣服不重样,洋气与时尚并存,开朗与外向共舞。但,那不是我,让我来悄悄告诉你一名普通英语老师的样子与喜好。
我认为“美”不以衣服数量多少为标准,款式新颖与否为依据。女生之美在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男生之美在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班级之美在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身穿校服,阳光朝气,自信大方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我也不是一个特别外向与开朗的人,但我是一个积极与开明的老师。我会积极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所以我的课堂是积极的,我的班级是有活力的。同时,我也会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带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带着显微镜查找学生的不足。这样的英语老师是否为你心中所想?
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愿我和孩子们都可以保持一份赤忱之心,
眼中有人,心中有爱,
手中有光,未来可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