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次难忘的班会》
文/刘爽

2021年9月,我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大工附校里结识了七年四班的44名同学们。转眼间,我与四班的同学们相识已经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同甘共苦,共同奋斗,一起创造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特别难忘的是那一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班会课。在学校还没下发此次班会主题之前,我曾经一度认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不需要专门再教如何整理书包和书桌了,因为那应该是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内容。然而,班级成立几个月后,我才惊讶地发现,全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在整理自己的内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试卷杂乱不堪,想找找不到;书本排列错乱,想拿拿不出;书桌堂里到处是应该扔掉却攒着没扔的垃圾……于是我就在思索,我究竟可以做点什么才能让我们班的“内务整理渣”变身“整洁小达人”呢?
正在我思考的时候,政教通知本周的班会主题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灵光一闪,打算认真利用这一次班会的契机来帮助孩子们认识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在进行班会备课的时候,我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不用说教的方式来让孩子接受自己应该整洁的观念。于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努力在班会上阐明环境及秩序与人的心理、终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人类天生就对秩序有心理掌控的需求;结构化的处理,有效进行简化和概括,可以达到消耗最少的认知资源并接收更多的外界信息的目的;又引入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使学生理解“乱,让人更容易不道德”的心理机制。充分的理论支持,就让同学们了解到了环境的整洁,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且能辅助自己减少内耗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也能够认识到,如果大家都放任环境变乱,身处此环境中的人就更容易走向堕落。那么,共同维护身处的环境的整洁就水到渠成地达成了共识。
在大家认识到环境整洁的重要性以后,接下来,我结合班级在卫生、内务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并提出整理方法。班会课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分享整理物品和保持环境整洁的妙招,小组研讨后,派代表发言,我将每一条有价值的内容一一板书,最终,在同学们的互相补充下,一共提炼出了10种行之有效的内务整理法,为接下来内务整理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接下来,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如何利用文件袋整理各科作业和试卷的视频,在整理书包方面存在困难的同学也有了思路。接下来我就让大家在课堂上整理自己的书桌堂还有书包,并且每一组都发挥小组内部互助的优势,协助帮扶内务太乱的同学尽快完成整理。最终,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协作,地面干净了,桌面整洁了,连最邋遢的同学的位置也焕然一新了。
这次班会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习惯的培养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整洁的学生,每天从进入校园那一刻开始就是从容的,他会因为好的习惯收获更多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乐趣;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教育,在大部分的时候就是及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困难并协助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上完这次班会课,我心中被一种畅快填满。看着孩子们本来杂乱无章的书桌现在都面貌一新,我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同时也为这一次班会发挥了小小效用而欣慰。今后,我将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继续探索,与四班的同学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亲切对话]
刘爽老师:
你对教育最本真的理解,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在大部分的时候就是及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困难并协助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班主任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项工作,需要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理论,运用艺术的教育理念、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创新中,促进学生的成长。
当你发现,全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在整理自己的内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你首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不用说教的方式来让孩子接受自己应该整洁的观念。在查阅了很多资料的前提下,你在班会上阐明环境及秩序与人的心理、终身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小”中见“大”的帮助学生从小事中发现问题,从“儿童视角”选择主题,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你精心设计班会活动,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尊重学生的真实表达。相信在你的引导下,七年四班的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一个好习惯,还懂得了尊重与责任,互助与友爱。
赵凌燕
[关于刘爽]

刘爽老师对我说:
四班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刘爽老师。
在我们的紧张学习生活中,我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该如何看待习惯。墨子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也说:“凡人之性成于习。”由此可见,养成好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
好的习惯会在关键时刻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1959年10月,苏联首位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在全国展开。加加林从3 400多名飞行员中脱颖而出,原因在于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了座舱。就是这个由习惯显现出的细节,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罗廖夫说:“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在关键时刻,往往最终得益于他是否拥有良好的习惯。
相反,坏习惯会让我们于不知不觉中与成功失之交臂。一家待遇极佳且要求极高的外资企业在北京招工,几位年轻人在学历、能力、相貌等等方面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很抱歉,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纷纷表示没问题,可是总经理走后,年轻人都得意非凡地围着总经理的写字台,随意翻阅着文件资料。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并且宣布面试结束。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不能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在儿童阶段,翻看东西是一种好奇心,但如果不及时引导,养成了这种随意翻看别人东西的坏习惯,那么就会在关键时刻让我们与难得的机会失之交臂。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习惯决定命运并不是夸大其词。
同学们,在许多杰出青年的身上都集中体现了童年时代的6个习惯特点: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道德为先。这些良好的习惯,才是树人的基石,只有这些好的习惯,才能真正让我们受益终生。
我希望,四班的男生们,都能明辨是非,大气稳重,勇于承担;我希望,四班的女生们,都能友善合作,意志坚强,秀外慧中。希望在前方,路在脚下。未来的时光里,愿我们,都能在稳步沉淀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