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校长也会有一千种对待教育的憧憬。

我一直这样对老师、家长和孩子说,凡事不要太过功利,人生就是一个淡定而从容的过程。

教育也一样,它就是一份坚守,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守得一寸之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教育就是一种成全,成全学生的未来,成全自己的人生;教育就是一类审美,发现学生之美,发现自身之美,发现师生情谊之美,发现身边的美丽风景;教育就是一场修炼,修诚心结善缘,升华生命;教育就是一朝相遇和陪伴,用初始之本真对待他人,用初始之热情对待工作,在相遇与陪伴中给予他人和自己以幸福的愿景;教育就是一次旅行,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小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让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充满挚爱和深情。

教育应该是美好的、智慧的,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它展现的不应是僵化的说教,而应是深情地唤醒,它承载的不应是冰冷的思想,而应是温暖的人心。

愿我们学校的孩子少一些世故,多一份童真;愿我们身边的老师少一些倦怠,多一份热情;愿我们的家长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清醒;愿我们的校园少一些戾气,多一份温馨。

我希望我们大工附校培养的孩子,未来不仅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也能成为一个挺立的、大写的——人。

—— 王 东


专家指方向 共研促发展——市、区英语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作者:张洪伟     时间:2024-10-26     点击:[]    

10月25日,大连市初中英语教研员、《英语》(新标准)初中修订版教材编委刘敬雯老师和高新区英语教研员宋茂萍老师莅临附校,精准指导,帮助我校英语教师把握新教材内容,理解新教材特色,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将课程标准理念转化为教学实际。我校党委书记王东,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桂玲带领初中部校级领导以及两校区共20位英语老师一起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由课例观摩、研讨和新教材培训三个环节组成。首先,大家观摩了圣克拉校区沈美序老师执教的Unit 2 Developing Ideas II阅读课和主校区张洪伟老师执教的Unit 2 Developing Ideas III写作课。美序老师聚焦单元育人蓝图,充分利用语篇知识,引导学生借助Emma同学通过爱好交友,融入新学校的经历,感知爱好带给我们的好处。洪伟老师则通过回顾“Emma分享爱好获取友谊”文章脉络,以个人真实经历,引导学生学会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回顾和分享爱好为自己带来友谊的经历,完成单元育人任务。

随后,刘敬雯老师组织大家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研讨。两校区姚波、姜伟、崔悦、姜竹、孙怡等老师先后发言,就如何优化课程设计、增加学生参与度以及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新教材使用的难点交流了看法。宋茂萍老师强调了课堂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家转变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为中心,认真研读新教材,践行课标育人理念。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刘敬雯老师从新教材编写的最根本目的——育人谈起。她以第二单元为例,向老师们细致分析了单元目标和语篇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带领学生品味新教材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语言和利用其提供的丰富学习支架,提升英语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给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教学建议。刘老师深情地勉励大家,育人是助人,育人也是育己,只要保持满腔热情,以真心换真情,想方设法帮助每一个学生丰盈自我,英语教学就不会产生倦怠,英语教师会一直年轻,活力满满,与我们的学生共成长。

最后,李桂玲校长和王东书记先后发言。桂玲校长感谢刘老师和宋老师一直以来给予大工附校强有力的支持和“及时雨”般的指导。她要求老师们,一要静下心来学习,深刻理解和领悟刘老师的讲座内容,集体学习课标,研读新教材。二要聚焦我校学情,抓住教学中的难点和痛点不放,用一堂堂精心设计的好课,带领学生厚积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王东书记有感于刘老师的教育家情怀,通过“有趣的”“有意义的”和“触动心灵的”三个育人层次,勉励所有与会老师,把“触动心灵”作为每一个育人活动的目标,引领学生认识自我,丰盈自我,成栋梁之才,担时代重任。

相信,本次英语教研活动将是大工附校全体英语教师努力开创新征程的起点和动力之源。在市、区教研员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英语教学质量必将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