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花园里的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树。越是孱弱越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与浇灌。
——题记
第一次见到这孩子,我就发现她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眼睛稍有些斜视,不是单纯呆呆的 ,而是透着游移不定的惊恐,塌塌的鼻梁,,嘴微张着,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张脸。
还没来得及认识每个孩子,军训就开始了,这次她给我的是震动。军训到一周的时候,这天训练的是正步走。这孩子的腿抬不起来,,不往前走反而后退。我赶紧过去询问,她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我说:“是裤子太紧吗?”她摇头。“你不舒服了?肚子疼吗?”她还摇头。是个表达不清的孩子。我领她回到了寝室,一看真是吓了一跳:大腿内侧全都磨破红红的皮肤渗着血!惊讶心疼交织着为她换了衣裤,通知家长接回家里去了。
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单亲家庭而又智障的孩子,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各自另有家庭的父母又对她不抱希望,隐约中透出这孩子是个包袱。我的感情很复杂,但没有全力去指责任何人,我仅作我能做的。我更多的关注她,且目光中除了期望还多了几分爱怜。她衣服穿得很脏,不会梳头发,不会扫地,擦桌子。是《生物》开卷考试仅得6分,上课时老师让说出一种动物名称,她站起来憋得脸通红,一个字也没说出。考试,就甭提了。听孩子的母亲说小学时这孩子几乎没参加过正规的考试,因为怕给班级的成绩“拖后腿”。同事还善意的开玩笑说我中了大奖,可以去买彩票了。
但如果用爱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便不一样了。我本身是做母亲的人,于是用母亲特有的眼睛去看,我发现这孩子自有她可爱的地方。从不违反纪律,表情中从无虚伪,对人也有礼貌。从她断断续续且错字连篇的日记中,我看到她的孤独,烦恼,对温暖、对爱、对成功的渴望。这也是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孩子啊!我觉得她好象一个没人抱而哭泣的孩子,那好吧,我来抱抱。每次她的日记上我都格外用心写“批语”,其实倒更想聊天,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夸她的字更干净了,鼓励她勇敢的与人交往……他信任我,并且爱上了这种聊天似的日记,说我是她的好朋友,但在班级里她依旧没有朋友,依旧孤独,依旧自卑。
快乐、尊严、威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从一个人的成功上体现出来的。于是我开始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单独和她聊天,握着她的手,逗她笑,给她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解古诗,教她阅读 ;教他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干净,把黑板擦干净;教他帮同学做一件小事……每当她有一点点的成功我都夸大我的喜悦,并感激他给了我快乐,让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累赘”。同时教育学生“外人爱其强,亲人怜其弱”;利用讲解课文《大道之行也》告诉他们:弱势群体生活的好的社会才是理想社会,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那么一个集体大家平等,向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把更多的爱给弱者才是一个值得我们自豪的温暖集体。
但是谁也替代不了家庭的重要。我不厌其烦的给家长打电话,家访。起初家长要么哭自己的命苦,摊上这么一个孩子;要门怕老师笑话,嫌弃。但在多次接触中他们理解了我,我们可以像朋友甚至亲人一样用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问题。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苍天不负有心人。如今各科老师都发现这个孩子有了很大进步,她脸上虽然还有自卑,胆怯,但也多了笑容 。前几天在课前积累背诵中流利地背诵出一篇很长的散文。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紧紧的拥抱她,此时我热泪满眶。
回首我与这群孩子走过的一年半的时光,使我更加坚信:爱是力量,爱能创造奇迹。然而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绝非易事。教师需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而标准却是一刀切的成绩,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抛开名利,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个孩子,关爱弱者。也许淡定中反而蕴藏了卓越。
笔者认为,教育者,传到授业解惑时,应怀有一颗圣徒的心——美者、善者理所当然上天堂;丑者、恶者,也不抛弃,反而他更需要你去超度,去拯救。 打个比方吧,就像我们面对几个孩子,聪明、健康、快乐、幸福的,人人都喜欢,也许不缺少爱;那就让我们去抱抱那个孱弱、哭泣的吧,给她爱,应该是一种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