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茶馆式”教学给我的启发
来源:     作者:赵毅     时间:2012-11-29     点击:[]    

2012年10月赴上海培训的一点收获

      “后茶馆式”教学给我的启发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赵毅

 

在上海学习期间观看和聆听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作的 “后茶馆式”教学专题讲座,让我受益颇多,感触最深。

张人利校长用他的激情、智慧向我们阐述了一项学校开展有效教研的实践——后“茶馆式”教学。他先对“茶馆式”即“书中学”,“后茶馆式”即“书中学”+“做中学”进行了清晰而有力地诠释。继而在两者的对比中指出“后茶馆式”教学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强调只要老师们把这些细节都做到实处了,就能做出效益来的理念。最后还激励教师们对“做中学”进行深入深研,从而做一名研究性、实践性的教师,最终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效果价值取向主要两个方面: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它不但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后茶馆式”教学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一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教师在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中,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能。

从以上简述中可以看出:“后茶馆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这样才能根据“三个依据”,确定哪些主题适宜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对五大学习方法及施行步骤合理选择、安排。教师应具备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丰富的学识,才能针对学生的相异构想进行分析及有效引导。在现有状态下,有多少教师具备这种专业素质呢?其次,面对目前较大的班额,如何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相异构想;如何提高、保证小组讨论的效率。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如何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做做、议议呢?虽然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觉得“后茶馆式教学”对我们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具体情况,努力探索如何将“后茶馆式教学”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反思:为什么学生的课业负担总是减不下来?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推进总是举步维艰?因为我们始终不敢破釜沉舟地真正还以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敢打开校门,不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最最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分数。“后茶馆式”教学使我们心中的一串串沉重的疑问得到释放。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短短一个小时的学习,只能让我们初步地感知“后茶馆式”教学的理念与内涵。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历程,回味着张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思考着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走下讲台,真正了解学生哪些是自己能学会的,哪些是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哪些是需要我们指引方向的。我们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正确的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以学定教,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今天的发展,将来的发展不懈努力学校教科室要求老师们能利用课余时间用心学习,好好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整合“后茶馆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逐渐摸索出一种适合自己教学的高效课堂模式,做一个勇于创新的教育者。

而更让我欣喜的是,我校近些年来一直钻研的“情知教育”,与张人利校长所倡导的“后茶馆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一方面有如获知音的快乐,一方面又有再获灵感的快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勤思善感,将本次上海之行的所学变化的运用、因地制宜的作用于我的日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