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情知教育”,促进内涵发展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8-29     点击:[]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主题。以教育部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提出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为主要参照系,全面落实我校“实施‘情知教育’,培养自主发展人”的办学理念。

二、主要工作

(一)教育学生“自主养德”。

1. 重点内容: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是感恩;中学阶段教育的重点是责任感。

2. 工作目标:多数学生基本了解“自主养德”的含义和意义,初步形成“自主养德”的习惯,品德水平有进一步提高。

3. 主要措施:

    通过课堂教学教育学生“自主养德”。各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自觉对学生进行“自主养德”教育,力求巧妙渗透,“润物无声”。

责任人:全体任课教师

通过开展“工附银行”存储活动,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自主养德”;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使“好习惯”由“要求”变成自主管理的“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养德”。

责任人:小学政教主任、班主任

⑶通过班级活动教育学生“自主养德”。如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班集体建设等,教育学生“自主养德”。

责任人:政教主任、班主任

⑷通过各类德育主题比赛。如公益广告大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大赛等形式教育学生“自主养德”。

责任人:校长助理、政教主任

⑸通过团(队)活动,教育学生“自主养德”。团委、大队部根据工作部署,出台团、队会计划。

⑹通过节日、纪念日活动,教育学生“自主养德”。如教师节、国庆节、一二九等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自主养德”。

以上两条责任人: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⑺通过开展志愿者行动”,教育学生“自主养德”。如通过“志愿者岗位竞聘”、“志愿者讲坛”、“优秀志愿者评比”等活动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做学校的主人,教育学生“自主养德”。

责任人:校长助理、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二)教育学生“自主学习”。

1.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预习、确定目标、提出问题、与人交流、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自我评价的习惯。

2.工作目标:多数学生初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有所增加,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有进一步提高。

3.主要措施:课堂教学“立体结构”。

(三)教育学生“自主健体”。

1.重点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健体”的习惯。

2.工作目标:多数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健体”习惯,身体形态机能、体质有进一步增强。

3.主要措施:

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自主健体”。在实现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化和特色化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展示教育特长和自主训练的时间。

⑵在大课间活动中,感召学生“自主健体”。如“广播体操”、“‘我是大工附校人’健身操”、“自主健身活动”、“啦啦操”等。

⑶在组织学生开展晨练和晚练活动中教育学生“自主健体”。

⑷在召开第十二届“校园田径体育运动会”及其准备过程中教育学生“自主健体”。

责任人:主管副校长、艺体组长、艺体教师

(四)教育学生“自主尚艺”。

1.重点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尚艺”的习惯。

2.工作目标:多数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尚艺”的习惯,多数学生有一项艺术(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爱好。

3.主要措施:

⑴加强艺术学科课堂教学,并给学生提供展示艺术爱好、特长的机会。

⑵在全校和班级给学生提供展示艺术爱好的机会。

⑶引导学生自选一项或几项艺术特长自主训练。

责任人:主管教导主任、艺术科教师

(五)教育学生的“自主创新”

1.工作目标:大部分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一部分学生的水平在全市达到领先水平。

2.工作内容: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方法,学会的方法。

3.主要措施:

⑴通过自然科学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有意识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提出假设-科学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识别、定义、假说、预测和实验),教育学生“自主创新”。

⑵通过科学课和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组开展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自主创新”。

⑶通过举办“大赛”,举办学生“科技成果展示活动”,教育学生“自主创新”。

责任人:主管教导主任、科学及理科教师

三、其他工作

(一)与美国孔子学院交流互访工作。根据我校与美国孔子学院的协议,本学期在3、6年级启动交流与互访活动,力争与世界接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责任人:校长、副校长、英语备课组长

(二)与鸡西友好学校互动交流工作。继续开展与鸡西市滴道区滴道学校教师的交流互访活动。提高重视程度,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加交流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责任人: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教导主任及相关教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

全校干部教师,理解和认同“情知教育”思想,并有能力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是用这一思想领导学校的根本保障措施。新的学年度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1. 继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大局观,讲政治、做先锋。

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他们用“情知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反思。

责任人:校长、书记、副校长

2. 继续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对象是“思路花雨”的成员,工作重点是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使他们成为研究型教师。

主要做法是让他们独立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活动。

责任人:主管副校长、教科研主任、“思路花雨”教师

3. 继续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对象是教龄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工作重点是提高他们实施“情知教学”的能力。主要做法是师徒结对、专项培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等。

责任人:校长、副校长、结对师傅、青年教师

4.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点是班集体建设能力和教育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主要做法是经验交流、专家引领。

责任人:校长助理、政教主任

5. 加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

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落实“情·知教学”主要做法是:

在全校开展“敬业杯”岗位练兵活动。本届“敬业杯”采取“1+1+1”模式,即听一节集体备课,观摩1节研讨课,再听一次研讨课的集体评课及反思,完成教学研究的全过程,进一步落实“情•知教学”。

责任人:校长、副校长、科研主任、教导主任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安排,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责任人:杨冬、刘健主任、教科研主任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 教案。采用纸质、电子两种形式,教导处根据教案与授课内容的匹配程度、是否体现“情•知教学”理念和课改要求等,定期或不定期评定教案等级,确保教案真实、有效。期末评选优秀教案。

2. 学案。中学考试学科提倡建设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电子形式的“学案”,期末评选优秀学案集。

3. 集备。备课组长应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制定集备计划、加强管理、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教学、科研领导每周参加所负责年段、学科集体备课不少于1次,每学期不少于15次(查看听集备记录)。

4. 课堂。加强常态课教学管理,教学、科研领导走进课堂每周不少于1次,每学期不少于15次(查看听课记录),及时反馈、评价,切实掌握课堂教学现状,不断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

5. 作业。坚持精选作业,分层次布置作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控制作业量并及时公示。对各学科的作业,主管主任、年级组长应做好协调统筹工作。

6. 考试。做好命制试题、监考、阅卷等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评价的导向性、反馈性、改进教学等价值取向。

7. 质量分析。坚持横向、纵向数据分析,为教师反思、改进教学提供详实的数据和有效策略。

8.写字。加强写字教学,小学生坚持10-20分钟静心练字,建立写字档案;教师应在作文、作业评语中注明字迹等级;各年级应通过写字比赛等形式培养书写兴趣,提高书写水平。

责任人: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

(三)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会做好桥梁纽带作用,深入群众,倾听教师诉求,与学校共同为他们排忧解难,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总务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为一线教学保驾护航。

责任人:工会主席、总务主任

(四)做好家长培训工作。继续办好家长学校,重点对象是小一、初一、初三学生家长,主要做法是等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家长经验交流等,帮助家长改进教养方式,丰富教育智慧,理解“情知教育”,努力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责任人:校长助理、政教主任、班主任

(五)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1. 逐步更新走廊、橱窗内容,进一步发挥它们“情知教育”功能。

2. 做好网站日常维护与更新。

3. 加强与理工大学、市区教育局及新闻媒体的联络,及时发送学校的新闻事件。

4. 设计、制作学校宣传册。

责任人:校长、校长助理、宣传中心主任

5. 整理学校视频,及时记录影像,制作新闻短片。

责任人:宣传中心主任、网信中心主任

6. 编辑制作《校刊•工附人》、《校报•声音》,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责任人:《工附人》、《声音》编辑部

新的学年即将开始,面对极为复杂的教育现象,我们必须要保持敬畏的心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我们在“情知教育”道路上走得更扎实,越走越宽广。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2013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