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校长也会有一千种对待教育的憧憬。

我一直这样对老师、家长和孩子说,凡事不要太过功利,人生就是一个淡定而从容的过程。

教育也一样,它就是一份坚守,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守得一寸之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教育就是一种成全,成全学生的未来,成全自己的人生;教育就是一类审美,发现学生之美,发现自身之美,发现师生情谊之美,发现身边的美丽风景;教育就是一场修炼,修诚心结善缘,升华生命;教育就是一朝相遇和陪伴,用初始之本真对待他人,用初始之热情对待工作,在相遇与陪伴中给予他人和自己以幸福的愿景;教育就是一次旅行,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小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让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充满挚爱和深情。

教育应该是美好的、智慧的,是从心所欲而不愈矩的。它展现的不应是僵化的说教,而应是深情地唤醒,它承载的不应是冰冷的思想,而应是温暖的人心。

愿我们学校的孩子少一些世故,多一份童真;愿我们身边的老师少一些倦怠,多一份热情;愿我们的家长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清醒;愿我们的校园少一些戾气,多一份温馨。

我希望我们大工附校培养的孩子,未来不仅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也能成为一个挺立的、大写的——人。

—— 王 东

孩子的礼貌感被这样吞食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9-14     点击:[]    

 

孩子的礼貌感被这样吞食

        小编的话:好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痛心和尴尬,自己的孩子很无礼,甚至对爷爷、奶奶们一点点亲情都没有!这是为什么!这该怎么办!


        前天我与一位老友聊天,在电话中我知道他一直在为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而产生的家庭矛盾发愁。其中一次的起因是,他为自己的老母亲与孩子买了一些小点心,孩子放学后发现点心只剩下一块了,就问奶奶:奶奶是不是你吃了我的点心?奶奶说:没有,我没有吃你的点心。可孩子不信,还说别人不会吃,只有奶奶会吃,再后来的交谈就变成了,孩子认为奶奶住的是自己父母买的房,奶奶在这家是多余的,这让老人很生气。我这位朋友到家之后知道此事,也很生气,把孩子好好教训了一顿,而孩子的母亲也第一次因此而打了孩子。为此这位母亲还伤心地躲在卫生间里大哭了一场。事后了解到是孩子自己看到爸爸、妈妈为买房子、装修等事跑来跑去,就认定那房子是自己父母所买也就认为奶奶是住在自己家里,奶奶又不像父母那样外出工作,所以得出奶奶是多余的。为此我这位老友很是伤心,也不知道如何向自己老母亲去解释……

        说真的,我很了解我这位老友,他是我们同龄人中少有的孝子,在他姥姥还在世里,因为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常常大小便不能自理,那些搞脏的被套、床单,许多都是他洗的。他对自己的母亲也很孝顺。我们常说他的一句话就是:他离不开他妈、他妈也离不开他。而他的太太我也认得,也是很好的一位女士,通情达理,人也能干。这是一个高知家庭,好像不应该出这样的问题才对。

        可是我从一句问话中听出了问题:奶奶是不是你吃了我的点心?而奶奶的回答也是:没有,我没有吃你的点心。无论是小家伙自己还是奶奶在这一问一答中,都认定这点心是属于小家伙。请问,谁给孩子这样一个概念,这点心就是买给小家伙吃的?当我问我的这位老朋友时,他说他从来就没有跟孩子说过,这点心只是给她买的。当时老友买点心的初衷就是为了老人与孩子,根本不是专为小孩儿买的。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们先按下这头不讲,说说过去的传统。

        其实在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有一个排列顺序:第一位的是老家长、然后是按辈份排列。以《红楼梦》为例,在贾府,地位最高的就是贾母,以后是贾政、王夫人、再后来是贾宝玉、其中贾府正主子里最小的就是巧姐。这种顺序到了现代好像在许多家庭都出现了变化,当父母们没有自己的孩子时,在其心目中自己的父母是最值得尊重的。当自己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无论父母还是爷爷奶奶们,都把重点转到孩子身上,这里家庭里的排列顺序就发会了变化,其顺序变成了,孩子、祖父母、最后是父母。而祖父母们自己也接受这样的排序,这也就是俗话说的隔辈亲呀!这样排序对一个刚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真的无可厚非。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就会出现前面那样的问题。

        因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还很简单,很浅表,成年人是你对我好,我也会回报你,对你更好。而小孩子却是,你爱我对我好,他就会尝试着也回报给成人,这时问题出来了,父母与祖父母们谁都认为孩子还小,而自己又不需要孩子这样的回报,认为还是孩子自己享用的好,只有孩子享用了,那家长们才真的开心,这样孩子就习惯于所有都是我的,这里的家庭排序就变成我前面所说的那种:孩子、祖父母、父母。这就接上了我前面按下的话题。

        要想改变这种不正常的排序,应该在孩子二岁多时就开始改变,在二岁多以前,孩子太小确实需要家长许多照顾,但二岁多之后,孩子开始对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确认,这时,就要让孩子感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他自己为中心的,在一个家庭的排序里,是老人、父母、最后才是他自己。连贾府这样的大家庭,巧姐也只能排在所有正主子之后。因此我认为,我老朋友家每个人都出了问题。

        首先是父母在孩子二岁多之后并没有改变自己关注的焦点,这使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与教育上失去了对奶奶尊重的基础,而因为家长的教育失当,而孩子的认知又很浅表,结果推出了那样的结论,让孩子与老人相互之间形成了不同程度地伤害,孩子挨了本不应该挨的打,而母亲为此也感受到“打了儿身痛了娘心”,这又形成了孩子与自己母亲之间的伤害。而我老朋友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他因此背上了不孝之名。而这一切只因为父母的心态没有改变。心态没有变,家长的行为也就不会变,孩子就会在这个影响下行动。虽然家长在主观上没有丝毫对老人不敬的思想。但孙女对老人不敬的行为还是出现了。

        其次是奶奶自己,她也没有改变把孩子排在自己前面的习惯,可在这件事上,奶奶又突然把排序给变更了,结果问题就出来了。老人家有权力生气,但生气的同时,也应该想想,在她与孙女相处之时有没有把自己的地位放正确,一味地说那点心是小孙女儿的本身就没有做到自己要看重自己,老人自己的心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造成孙女不尊重奶奶的一个必要条件。

        要想改变这一切还是有好办法的。我记得我妈妈就跟我说过她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母亲小时候家里有一位瞎子姑婆,她从小就盲了,我的外婆一直与其生活在一起照顾她。老人家是这个家里地位最高者。我的外婆常常会买许多好吃的小吃放在瞎子姑婆床头橱的百宝桶里。因为当时家里的孩子们很多,可那些东西都不会给孙儿们享用。只有瞎子姑婆那里有。可小孩子们又很想吃,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小孙孙静静地站在瞎子姑婆的房门外,姑婆的耳朵很灵一听到就知道是孩子想吃点心了。便会招呼孩子过去,这时孩子就会向瞎子姑婆行礼,然后从姑婆手里接过那些心中期望了许久的点心。瞎子姑婆这些点心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们吃光的。但每当我外婆买来点心放在桶里时,她从来不拒绝,都是笑纳了。这些都让孩子们看在眼里,直到她老人家去世,家里没有一个子孙敢不尊重瞎子姑婆。在这个例子中,我看到了一个尊重长辈的良性循环。

        首先是外婆把孩子们认为的最好吃的点心放在瞎子姑婆那儿,这样使认知还很浅表的孩子们感到,瞎子姑婆在家里的地位很重要,无论她是否做了什么,她都很重要,因为自己的奶奶对这位老人家都这么好,连自己千盼、万盼的点心都只有这位瞎子姑婆才有,别人都没有,所以她很重要。其次是瞎姑婆的表现是平静地接受,这也让孩子们感到,瞎子姑婆真的很重要,她接受自己奶奶送来的这么好的点心竟然是平静的接受。所以这位姑婆太重要了。第三,姑婆对孩子们很好,常常会招呼他们去吃那些只有她才有的好吃的点心,这让孩子们很开心,但孩子们要接受这么重要的人给的这么好的吃食时,都会感到幸运与重要,所以他们都会在行礼之后才接过老姑婆给的点心。越是这样孩子们越是喜欢瞎子姑婆,在他们的嘴里,“瞎子姑婆”是对这位老人的敬称!而老姑婆也总是笑着按受孩子们这样叫她……

        我想,如果我那位老朋友的家人在处理自己与老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用这种思维方式,其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