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旅游已成为一种消费,但在耗尽体力、财力的同时,我们享受了多少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呢?我们又是否是一个用心感受文化的消费者呢?
旅游,焉能缺少文化精神
徐兆寿
2011-12-01 10:14:56 来源:人民日报
旅游,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方式之一,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一种存在方式,游学、探险,观自然之变化、究天人之真谛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司马迁为写《史记》几乎跑遍全国,罗贯中为写《三国演义》也几赴赤壁,文人闲暇之际遍访名山大川,吟诗作赋,造意设景,留下无数游记。一部《三国演义》留下了多少可供凭吊的旅游场景;姚鼐的一篇《登泰山记》不仅流传千古,还使无数游客夜登泰山、早观日出,完全是文人造景。过去,这是文人骚客的特权,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有意识从事的精神活动,甚至成为一种消费。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已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恰恰是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旅游业的盲目发展和旅游活动的混乱不堪日渐成为人们担忧的对象。
现在,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开发者,抑或学者,大多将旅游资源当成商品来开发、包装和销售。这当然是要做的。然而,旅游资源与人一样,它本身不是商品,旅游也不是简单的消费活动,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精神存在。
大自然本来是开放的,天地之间人也是自由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然存在的。过去,由于地理、交通等原因,人类的彼此交流受阻,出游不便;现在,人们却人为地将大自然“圈”了起来,对其进行商品买卖——大自然成了商品,山川成了商品。九寨沟是很多人向往的天堂。二三十年前,人们去那里路途遥远一去就是几天,且要在寨子里住下来,这几天的冒险和自然风光让人终生难忘。现在,你会发现,那里已经被“锁”起来了:付费才能进去游玩。今年,去新疆天池考察旅游。一方面,为天池旅游业的发达与做工精细而感动,另一方面,又看见一个被囚禁的天池:它与人那样遥远,我们无法息息相通,无法心心相印。或许有一天,人类会把自然重新还给自然,而现在,大地之上到处都是栅栏。
正因为旅游是一种精神活动,所以旅游也有伦理追求。它应该是向善的、向美的、向真的。然而,目前大量的旅游开发者忘记了这一旨归:有些人开发西门庆这个代表了欲望和无视人类伦理的“项目”,有些人为秦桧正名,还有人把宗教圣地变成商场,更有一些开发者着意开发丑的、恶的旅游商品——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
开发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招商引资的项目,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可以造福一方,然而,片面追求GDP发展旅游业,却是大忌。比如,很多专家认为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具世界品牌性的旅游产品之一,其黄金地段就是河西走廊。但是,恰恰那里的生态非常脆弱:祁连山雪线不断上升,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一直是大问题。如何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还比如,不少地方为发展旅游,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一笔钱来搞规划和建设,但是,这些规划者不懂旅游也不懂协调发展,往往把当地的古迹和生态破坏了。我参加过一些政府举办的旅游会议,专家学者往往发表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但会后政策制定者并不把这些建议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所谓专家座谈会仅仅是一个幌子或是广告。
而如何发展富有文化含量的旅游产业,专家学者的责任亦不容推辞。如今,许多协助政府搞规划的学者是理科或经济的教育背景,对文化与历史重视不够。还有一些文化专家在规划上缺少独立客观的立场,当地政府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因为害怕拿不到“项目”。在文学文化界,一旦有新作品出现,人们往往会听到不同的意见。旅游产品也是文化作品,而我几乎没有发现这一领域中的批评者、观察者。比如,我在丝绸之路这条旅游线上跑了好几年,看到很多旅游规划在落实,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意、生态进行考察和评估。作为旅游学者,在造福于民的基础上,应该有独立的立场来判断旅游发展,而不是毫无立场地附着于经济目标。
当人们只知道将九寨沟画地为牢,让九寨沟变成装在笼子里的孔雀并收取高价门票;当人们只会把宗教圣地变成旅游胜地,不是要让更多的人与人为善,而是想着法子让旅游者掏更多的钱,这是对自然的囚禁,是精神生态的水土流失。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伦理的建设,这是从开发者到学者、政府都需要思考的课题。我们应推动健康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文化观和旅游观的建立,造福一方,并让旅游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