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对家长来说,“教育”比“养育”更重要。父母提供给孩子的不应只是物质的满足,孩子需要的也并非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你真棒”。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家长解决“孩子问题”的基本步骤
文:郑委
每天邮箱里都有很多家长的求助信,面对这些求助信,我可怜家长,心疼孩子,但最多的感受还是充满着无奈,因为通过一两次的沟通是很难从根本上帮助他们的。
求助信基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孩子确实“问题很大了”,这类家长特别“着急”和“痛苦”,她们所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像您这么大牌的专家,能不能给我一剂猛药,孩子一吃,所有的病就好了”,我常常告诉家长们“想在我这里获得特效药的就请离开吧,我没有这个本事,我们不是在修电视机,我们是在帮助人”,想帮助这类“问题很大了”的孩子的家庭,家长必须要经历5个核心步骤,而第一步就是调整家长“着急”的心态,如果家长着急的心态调整不了,这个问题就根本解决不了,这就是所谓的“静能生慧”,但就是一个“着急”心态的调整有可能就需要两周到一个半月,而后面的4个步骤需要家长更多的毅力、耐力和坚持习学,不容易啊。这就好像你得病了,普通的感冒治疗基本一周就可以痊愈,而如果你患了H9N7的感冒,那可不是一周吃点药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小病不治是大病,大病想好要正确的方法和比较长的时间;同时家庭教育的专业人士不是“医生”,真正的医生是“家长自己”,这个责任一定要分清楚,家长分不清楚这一点,会把责任推给专业人士,这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更为不利。
第二类是“孩子问题不大”,都是些小毛病,这类家长表现是“不着急”但“很担心”,他们来信表达就一个意思“我该怎么办?”,她们的眼睛一直盯着孩子,根本意识不到孩子出了问题是和自己有关的,同时孩子问题不大,他们其实并不着急,而是充满了担心,就是一个“怕”字,老话讲“怕什么来是什么”是真理,在心理学里面叫做“皮革马利翁效应”或者“期待效应”,这种“怕的心态”会让孩子的小问题养成很难改掉的不良习惯,更有甚者,几年之后“孩子问题不大”变成了“孩子问题很大”,如果让“孩子问题很大”的家长回忆前些年自己的孩子,他们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孩子问题不大,就是小毛病很多”。这一类家长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孩子问题才能解决,其一“改变观念——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其二,“不要担心,要有积极心态,怕的心态是孩子出现各类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而观念的改变不是“脑-逻辑”的改变,而是“心”的改变,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而“怕的心态”调整为“信任的心态”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所以面对很多来信的家长和第一次见面的家长,我很纠结和无奈,但我必须要积极的去面对他们,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把这篇文章作为给家长的第一封回信,告诉家长们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一步:改变观念,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长期错误的教育观念、方式和方法造成的,要是这样,就是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孩子的问题不是家长造成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你没有能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父母都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所有的问题孩子靠自己就能解决吗?(大部分家长,听完就明白,其实不是“明白”,是“知道”,那是逻辑上理解,并不是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改变是“心”的改变,是要看行为的,我见到很多家长会说:“郑老师,都是我的问题,那孩子不好好学习到底怎么办啊?!”这就是嘴上改变观念,心里没有改变观念的家长。)
第二步:“改变永远是自己”,这个世界上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当别人在意我们的时候,他们为了适应我们的改变,他们一定会发生改变”;哲学上说“内因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改变,外因只是催化剂”,因此“家长改变是孩子内因改变的外因”,“家长不可能直接改变孩子的内因,家长只是孩子内因改变的催化剂,孩子内因的改变只能等着他自己的觉醒”,同时,对于孩子来说,内心的改变的最大催化剂是父母对他的方式是否正确。(“家长盯着自己改变”是孩子内因改变的最大动力和最强催化剂)那,家长盯着自己改变的到底是什么?
第三步:用正确的知识武装自己,我常常做一个比喻,一个医生(家长)要给病人(孩子)治病(问题),那对于一个医生来讲,要不要懂基本的医术,如果一个不懂医术的医生,但他很爱病人,很愿意主动帮助病人而且他非常用心的帮助病人,给病人开刀做手术,结果是什么?对于一个家长来讲,要不要懂得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如果一个不懂基本教育原则的家长,他很爱孩子,很愿意主动帮助孩子,而且他非常用心的帮助孩子,给孩子“开刀做手术”也就是解决问题,结果是什么?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有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因此,家长想真正的帮助孩子,先静下心来,拿出一些时间,和专业人士学习学习基本的也是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没有这一步,上面的步骤不会实现,下面的步骤也不会实现。但请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睛找到“真正的专业人士”——是否专业看四个方面,其一,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否用在自己身上,是不是特别把自己当回事;其二,是否具有积极心态,其三,是不是以实践为核心,是否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四,是不是爱打包票,爱打包票的都不可信;
第四步:解决自己“着急”和“焦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家长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心态其实就是两句话“遇到问题不着急”,“凡事都往好处想”,这两种心态需要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慢慢的锻炼出来,这一步不是承上启下的,这一步是渗透在所有步骤中的,也就是在所有步骤中,慢慢修炼这两种心态。也可以这么说,在所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是最重要的,修炼这两周心态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当这两种心态修炼出来,你会发现,生活中好像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因为你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你知道,生活的常态就是发生问题和解决问题,唯一不变的是,遇到问题的心态。
第五步: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一定要记住,改变自己不是不管孩子,是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在学习基本知识之后,就开始实践了,这其中有一个秘诀“根据学习的教育原则,大胆去实施,不怕犯错,关键在学习了去做,做了坚持做,坚持做了反思总结再去做......”
第六步:到底怎么具备做?请看我写的博文《家长如何做到调“心”不调“嘴”》中的1-2-3-4-5-6步,具体怎么做需要大家按照1-2-3-4-5-6去做,关键中的关键是无论遇到任何问题和错误都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做;
总结:孩子是人吗?是!所以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人和人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孩子就是成人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我自己说:“帮助家长就是教育者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我在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来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不是帮助家长的,我是在帮助自己做人的,包括现在,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各种问题,其实教育是一种自我修行;因此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长学会做人”原因有两点,其一,孩子是人,我们对待孩子就是在考验我们是否会做人,我们不需要在孩子面前掩饰,因此孩子面前的我们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孩子面前的我们才是我们真正的人性;其二,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成为一名大家都认同、喜爱和尊重的人,如果你赞同这个目的,那你教孩子会做人是不是你要自己先会呢?
几个月前,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所从事的工作,不是帮助家长解决问题的,其实我做的工作特别的简单,引领着家长走上一条“修行的路”,何为修行——“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当一个家长真正的能做到“盯着自己”、“宽人律己”、“拥有一颗止于至善的心”,我的工作也就完成了,他的家庭问题也就解决了,我发现所有学习特别有效果的家长都是这样的,生活不断继续,问题不断出现,错误避免不了,那什么才是生活的主旋律?“遇到问题不着急——没什么大不了的”,“拥有积极心态——凡是都往好处想”,“追求幸福——有为利他,无欲则刚”。
这一切需要有一颗“止于至善”的心,其实还是那句话“只管修行,莫问前程”。